我们都向往快乐享受,或者像卡巴拉学家所说的,渴望接受快乐。对一些人来说,得到一块汁美的牛排是最大的快乐,对另一些人则是赢得跳棋比赛或者其最爱的体育团队获得的胜利。你也许想要中头彩,而你的朋友减去了最近增加的十斤体重后,就能感到快乐。虽然人们享受着不同的事情,但他们都在在试图获得一种形式上可能不同但本质却相同的东西——快乐。
令人迷惑的快乐
这个“快乐的主题”有一个问题:假如我们真诚地审视一下人生,就会发现,我们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留下了一些忆记。我们追寻快乐,但一旦我们拥有了它们,快乐就会从我们的指缝中瞬间滑走。
在幼儿园时,我们想要进入小学。我们认为小学是个完全充满乐趣的地方,在那里大孩子们“度过愉快的时光”并接触到新的激动人心的事物。可一旦进入小学,我们又迫不及待地向往中学。在中学,新的目标是大学,在大学,目标是成功的职业生涯。下一个阶段对我们来讲总显得更好、更吸引人。难道真的是这样吗?
另一个主题是:一旦得到了我们所想要的,满足就在指缝中滑走,留下我们就像沙漠中流浪口渴而幻想一杯水的人一样。就算找到了水,可怜的我们也只能享受到那第一小口,而喝得越多,快乐感就越少。最后,我们甚至忘记曾经口渴过。总之,我们毕生都在追逐快乐,但快乐对我们来讲却永远像一个幻影。我们即使捕捉到了它,刹那间,它就又再次溜走了。
愿望的五个层次
卡巴拉学家发现,根据愿望进化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,按照强度和复杂性排列,我们的愿望的形式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:
阶段一,也是最基本的愿望——表现为生存的愿望,包括食物、健康、性和家庭。
阶段二,表现为对财富的渴望,我们认为这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品质。
阶段三,则表现为对荣誉和权势的渴求,那样我们就能如同控制自己一样控制其他人。
阶段四,则产生出对知识的渴求,我们相信拥有知识能保证幸福。
阶段五,只有在这一阶段我们才明白,有某种超越我们意识的、并且控制着我们的生活的某种更高力量,而且开始认识到,我们需要连接到那个“某种”事物,某种更高的力量。
对食物和性的需要被称为生理的欲望,动物也具有这种欲望。假设人独自生活,他/她仍然需要食物、健康和性的满足。
而对财富、荣誉和权势的愿望,被认为是“人性的愿望”,社会性的愿望。这些愿望是由于我们参与到社会中而发展出来的,而且也只有通过和他人的联系,才能满足它们。
然而,当第五阶段的愿望被唤醒时,我们却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去满足它。卡巴拉学家将这个超越我们这个世界的愿望称为“心里之点”。也叫做“以色列”。
心里之点
卡巴拉学家把人的愿望的总和统称为“心”,而将更高精神的领域的那个愿望,称为“心里之点”。这个愿望令我们感到人生枯燥乏味,并逼迫去寻找人生的目的。那些“心里之点”被唤醒的人突然从内心中向自己提问,“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”而任何一个与这个物质世界相关的答案都无法解答它。
你可以向有“心里之点”的人提供很多金钱、荣誉、权势和知识,然而,他还是会依旧感到茫然失意。这个愿望来自于超越这个物质世界的一个更高的世界,因此,它的满足也要从那个世界里才能获得。卡巴拉智慧解释了我们怎样才能满足这一愿望。
今天,我们开始目睹越来越多的人的“心里之点”被唤醒。这就是卡巴拉智慧在当前开始变得越来越流行的原因——人们转向卡巴拉智慧,是为了寻求到怎样才能满足最近在他们之中被唤醒的那个愿望。
填补空虚
一个“心里之点”被唤醒的人渴求得到精神的快乐,卡巴拉学家将之描述为一种“完全的、永恒的充满和满足”。如上所述,我们可以满足人类物质的各种需求,可是,一旦对精神世界的那个愿望被唤醒,我们却再也不知道如何去满足它。
此外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迷惑和沮丧,因为他们未能意识到他们对精神世界的愿望已经被唤醒了,甚至不清楚这就是他们所有不满和抑郁沮丧的原因。对实现这个精神世界的愿望的无能为力引发了所有那些无助、绝望、沮丧和无意义的感觉。这也是毒品、酗酒、网络游戏以及其他逃离现实方法泛滥并持续增长的原因。
小时候很多人问自己,“我是为什么而活着呢?”但随着时间流逝,人们在各种世俗愿望的追逐和诱惑的淹没下偏离了对该问题的求索,或者说太忙了,而根本没有时间探求这个问题,只是随着社会的潮流随波逐流,而这导致我们对找到这个问题的真正的答案的需求枯萎了。
尽管如此,这个“心里之点”总有一天会被唤醒,并且通常是伴随着痛苦和危机。那些坚持寻找这个答案的人开始走向卡巴拉,因为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满足精神愿望的方法,从而满足那个“心里之点”的需要。满足精神的愿望赋予一个人一种超越这个物质世界存在的感觉,于是一个精神上连接的人能体验到生命是永恒的和完整的。这种感觉是十分强烈的:即使一个人的肉体死亡时,他/她并不会感到生命的停止,因为那个人已经与那个存在的最高的满足——“精神世界”——连接上了。